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大青岛蝶变记 解读岛城历次区划大调整(图)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2-12-13 09:39

[摘要] 青岛,一个承载着800万居民光荣与梦想的地方,在百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一次次蜕变,也成就了一次次发展。承载着一次次蜕变的,是青岛每一次区划大调整

从1899年新建市区被命名为“青岛”,到1994年七区五市格局形成

百年九调区划,见证城市发展轨迹

1

1913年青岛规划图与1935年大青岛市发展计划图

   青岛,一个承载着800万居民光荣与梦想的地方,在百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一次次蜕变,也成就了一次次发展。承载着一次次蜕变的,是青岛每一次区划大调整。

2012年12月1日,青岛市再次经历区划大调整。站在这一关乎全青岛市民未来的历史节点上,追忆过去,每一次的飞跃都是对未来发展信心的肯定。

2012年12月1日前的青岛,辖七区五市,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千米,其中七区面积为1159平方千米,五市面积为9495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66.36万人。这样的一个大青岛,可是一步步长成的。

青岛城市规划始于德国租借时期,其后进行了十余次城市规划与调整。青岛城市规划的演变历程,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对青岛城市性质、功能的认识和期望,提供了透视青岛城市发展轨迹的独特视角。

从1899年德国殖民者将当时“胶澳租界”内的新建市区命名为“青岛”,到1994年青岛七区五市大格局形成,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青岛城市格局历经了数次变化。青岛市档案局宣传教育处处长周兆利,总结了青岛城区调整的九大节点,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岛的变化。

1899年命名“青岛”,初现雏形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行政区划既反映了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又充分体现出城市管理者对城市人口、工业、商贸等布局及发展的构思。

青岛的区划,始于德国占领初期。1899年10月12日,德国殖民者将胶澳租界内的新建市区命名为“青岛”。

1900年6月,德胶澳总督颁布《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其中将青岛附近作为内界,在内界中又划分了九个区,即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其余为外界,外界划分为李村等若干小区,共辖村庄274个。

到1910年,青岛发生了飞速的变化。原城市区划格局大大限制和束缚了城市的发展,内界九区格局显得格外碎杂,且不利于管理。1910年,德胶澳总督颁布法令,将内界原有的九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四个区。

经过此次重新定位的青岛,已不再是其初始设想的军事基地和交通口岸城市,而是集港口、交通、商贸和经济共同发展于一体的商埠贸易城市。

“那时青岛的内界,主要是指青岛和大鲍岛。”周兆利指着当时的规划图介绍,青岛区是中山路南段的欧人居住区,大鲍岛区是中山路北段的华人居住区,规划图上的台东镇、台西镇,离青岛和大鲍岛远远的,中间还没有连起来。

1922年人口29万,已成中等城市

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的主权,辟为商埠,定名青岛市,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由中央直辖。辖境仍沿袭德国租借时的境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市区,其他各地成为乡区。“这时的青岛,建立了中国人的行政体制。”周兆利说。

同年,北洋政府在接收青岛后,进行了次人口调查,青岛市区人口已达289411人,标志着青岛已成为一座中等城市。

1929年区划细化,形成市区乡区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1929年的青岛已形成一定规模,且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许多国家在青岛设立领事馆、银行、商店、工厂。外来资本的大批注入,加之当时青岛处在国内战争的边缘,境域内相对平静,整个城市经济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氛围。

为使城市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29年9月,将青岛市被划分为区、第二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和海西区。其中区和第二区为市区,其余皆为乡区,乡区共辖288个村。

1932年7月,为实施地方自治,将青岛划分成12个自治区,至第四区均位于市内,第五至第十区为市北乡区,第十一区在胶州湾西岸,第十二区在胶州湾北岸与市内相对。

《青岛市实施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出台后,1935年5月,重划市乡区域并改定名称,按照地势、人口、事物繁简程度,每区设立办事处和办事分处。市区划为8区,即东镇、西镇、大港、小港、海滨、浮山、四方、沧口;乡区划为11区,即李村、崂东、崂西、夏庄、薛家岛、阴岛(即红岛)、水灵山岛、黄岛、竹岔岛、红石崖、塔埠头。同年9月,四方、沧口两区合并为四沧区。

1939年胶即划入,地盘变大

1938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次侵占青岛。

1939年6月,为实施所谓的“青岛大都市计划”,将即墨县、胶县划为青岛市辖,称“大青岛市”。

1940年10月,日伪青岛特别市公署对市势进行了详细调查,全市周长633公里,海岸线431公里,东西径长130公里,南北径长90公里,全市陆地总面积6052.39平方公里。胶、即二县划归青岛后,废止县名,暂改胶州、即墨乡政处,1940年3月改称办事处。

从1938年1月起,日本在青岛推行了以保甲制为主体的城市区划。该区划以伪青岛特别市警察局管辖区为保甲区,设市南、市北、海西、台东、四沧、李村6个警察分局。1941年增设崂东、夏庄2个警察分局;1942年7月设立崂山行政办事处。10月3日,伪青岛特别市公署又将胶州湾北岸,东自白沙河中心以西,西自大沽河中心以东,包括阴岛陆接地等处划归即墨行政办事处管辖。

1943年,市区改设为市南、市北、海西、台东、沧口5个警察分局。1945年日本投降前,伪青岛特别市区为市南、市北、西镇、东镇、海西、四方、沧口7个区,乡区为崂山、即墨、胶州3个行政办事处。

1945年恢复到沦陷前面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的境域又恢复到沦陷前的面积,且该境域面积一直被保持到青岛解放。

南京国民政府二次统治时期,青岛被定位为“重要的海军基地和重要港口”。为加强这个重要军事基地及港口的经济、治安等诸多方面的管理,1946年,国民党政府实施警察区划和保甲区划两种区划体制共同管理的方案。青岛市按警察区划分为市南、市北、台东、海西、四沧、李村、夏庄7区;以保甲划分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4区为市区,四沧、李村、崂东、崂西、夏庄、阴岛、浮山、薛家岛8区为乡区。

1949年青岛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又实行警保区划统一的办法。市区划分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浮山6个区;乡区划分为李村、崂东、崂西、夏庄、阴岛、薛家岛6个区。

1949年境域面积历史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以后,为迅速建立革命政权,确立革命秩序,使城市治安工作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遵照中共中央决定,青岛市改为山东省辖市。原属青岛市的胶州湾北、西侧的陆地及岛屿分别划归即墨县、胶县和胶南县管辖。原崂东、崂西部分郊区建立崂山行政办事处,归南海专区领导。1950年6月崂山行政办事处划归胶州专署领导。

   “这是青岛境域面积的时期。”周兆利说,这个时期,青岛全市面积仅有210.65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11月底,青岛市内四区面积接近200平方公里,几乎与1949年时的青岛全市面积相当。

   青岛解放后,为配合城市接管,尽快恢复城市功能,青岛市人民政府对区划又作了重新调整。全市划分为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

   另外,各区按其性质分为市区、郊区、农村区三种类型。市区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区,市南区为机关、学校、文化、外侨区;市北区为商业集中区;台东区主要为私营工业区;台西区为港口码头区。郊区为浮山区和四沧区。李村区为农村区,共辖自然村83个。

1958年七区三县成型

   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后,为便于农业支援工业,加强城乡合作,1958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将原属昌潍专区的胶南县、胶县,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全市为七区三县,即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郊区和胶南县、胶县、即墨县。

   1961年3月,根据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将即墨县划归烟台专区,将胶南县、胶县划归昌潍专区。同时,又将即墨县的城阳、棘洪滩、马哥庄、河套、阴岛五处人民公社划归崂山郊区管理。同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崂山郊区管辖的小管岛划归即墨县,青岛市面积为950平方公里。此次境域调整后,直至1978年青岛市的境域未有大的变化。

1978年开始扩容步伐

   1978年11月,为加快农业的发展,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又将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南县及胶县的大部分划归青岛市管辖;将胶县的铺集、张家屯两公社划归胶州。是时,青岛全市总面积为5966.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44.4平方公里。

   1983年8月,根据青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方针,经国务院批准,将潍坊地区所属的平度县和烟台地区所属的莱西县自10月1日起划归青岛市管辖。全市区划由此分为市南、市北、四方、沧口、黄岛五区及崂山、即墨、胶县、胶南、莱西、平度六县,全市总面积为10654.1平方公里。此次调整后的境域一直相沿至2012年11底。

   1987年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至此,青岛市所辖5个县全部撤县设市(县级),成为个二级城市群。

1994年七区五市定格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计划单列以后,青岛市的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以飞速发展,而原有的市区行政区划,自1963年以来一直未有大的调整。滞后的区划格局,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建设。

   1994年5月,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区划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平度市,此次区划调整后,直到2012年12月1日之前未有变动。

    此次区划调整,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着力加快向东部开发拓展的步伐,逐步改变青岛市南北狭长的城市布局,缓解老市区拥挤、饱和的矛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和广大腹地的发展。

    1994年的这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后,青岛市区级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市区总面积达到1316.2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12102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11人,与区划调整前相比较,面积增加1024.5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59.8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降低3425人。

    1994年青岛行政区划调整后各区情况概况

    ●市南区

    保留原有行政区域范围、名称和机关驻地不变,只将东部与中韩镇交界区进行小幅调整。辖区面积为30.11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为34425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433人。

    1994年青岛行政区划调整时,之所以保留市南区不变,是因为该区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和分布较为适中,且市区的多数旅游景点在该区,不予变更有利于保持其历史风貌、区域特色和社会知名度。

    ●市北区

    将原市北区、台东区和四方区鞍山路以南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及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和中韩镇的浮山后、埠西等6个村以及高科技工业园7号规划线以西的区域合并。区机关设在原台东区机关驻地。

    沿用市北区名称,与市南区对应,可以体现该区的地理位置。调整后的市北区面积为:28.63平方公里,辖23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自然村,人口为46306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174人。

    ●四方区

    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南的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洛阳路等5个街道办事处和原崂山区李村河沿张村河以南、308国道以西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保儿、保儿西山,双山等10个自然村以及高科技工业园西北部,308国道以北小三角地的区域合并,区机关设在原四方区机关驻地。

    调整后的四方区面积34.55平方公里,辖16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自然村,人口为33175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602人。

    ●李沧区

    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北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等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的区域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李沧区。区机关所在地在原崂山区政府机关驻地。

    新区取名两地原地名首字合并命名,既尊重并顺应群众习惯,又保持体现了该区的地域特点。调整后,该区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52个村委会,人口为28083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66人。

    ●崂山区

    将中韩镇(即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划出浮山后、埠西2个村,7号规划线以西区域)与原崂山区的沙子口镇、北宅镇、王哥庄镇的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崂山区。区机关所在地在原中韩镇。该区沿用原崂山区名称是因为:崂山风景旅游区的大多数景点和崂山主峰都在该区,称崂山区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设立新的崂山区,是因为该区是青岛市区向东部开发拓展的主要区域。除崂山风景区外,国家批准的高科技工业园、旅游度假区,还有新建的仰口旅游开发区均在该区之内。目前,高科技工业园已有各类企业176个,总投资人民币67.8亿元,美元3.5亿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沙子口、北宅、王哥庄镇的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可作为高科技工业园延伸发展的理想地域,同时,驻在该区的大专院校较多,因此,将其独立划为一个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其高科技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尽快形成一个以高科技工业和以风景旅游为特色的新的经济区域。

    该区面积为390.4平方公里,辖4个乡镇,135个村委会,人口为17949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0人。

    ●城阳区

    在原崂山区所辖惜福镇、夏庄、流亭、城阳、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的区域设立新城阳区,区机关设在城阳镇驻地。设立城阳区,有利于发挥城阳、流亭、棘洪滩等经济发达乡镇作为小城镇群的综合辐射功能,形成工农并举、城乡一体的格局,推动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

    该区面积为553.2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227个村委会,人口为411940入,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45人。

    ●黄岛区

    保留原黄岛区的行政区域范围、名称、机关驻地不变。面积为181.4平方公里,辖4个乡镇,107个村委会,人口为10968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台东市北成了一家

合区后迅速推进棚户区改造,有了今日的浮山后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前的市区区划图。

“1994年之后的市北区,在地图上看起来像一只蝴蝶,而市北区现在的政府大楼,就在蝴蝶结的位置上。”王增元,1994年市北和台东合区后新市北区的任区长,就任一年半区长之后,又在市北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了五年多,延吉路与山东路交会处的新办公大楼,在他书记任上的最后一年建成,而新的政府大楼带动了整个市北区CBD的发展。王增元认为,市北和台东合区18年,使两个面积狭小、已很难发展的区,重新迸发了活力。

市北政府大楼原在四方

在延吉路和山东路的交会处,有一栋楼挺显眼,那就是市北区的政府大楼,大楼位于延吉路80号,围绕大楼,就是市北区的CBD中央商务区。如果说岛城老百姓熟知的台东商圈已经步入中年,那么CBD中央商务区便是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少年。

“市北区政府这栋新大楼,说起来用的还是原来四方的地儿。”王增元说,1994年前,当时的台东区和市北区还是两个独立的区,市北区的政府大楼在陵县路上,位于岛城西部,台东区的政府大楼在顺兴路上,靠近台东商业区,两区合并后,新区名字用的是市北区,但办公地点却选在原台东区的办公点。“因为这里更中心一些。”王增元表示。

“顺兴路上的办公大楼,虽然位置不错,但周围居民楼多,又靠着台东商业区,也没有太多发展空间。”1992年,青岛市政府东迁,使曾经偏僻的青岛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热土,重组之后的市北区,也在寻找自己发展的新空间,王增元说,新市北的新政府大楼选址,最后定在延吉路和山东路交会处的延吉路80号,这个地方原来属于新兴农工商公司,属于农村,也算城乡结合部,有发展的空间。

合并后开始大手笔规划

根据市史志办的资料,1994年合并前的台东区和市北区,面积都极小。当时老台东区的面积仅有7.48平方公里,人口却达22万人,一平方公里差不多要3万人;老市北区面积仅为7.09平方公里,人口却达18.5万人,一平方公里也要2.6万人。两区都没有发展余地,很多区属企业不得不建在崂山、四方区域内。1994年两区合并后,除原有的台东区和市北区,还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使新市北区的面积达到了28.63平方公里。

新的市北区面积大了,也给大手笔的规划提供了空间。王增元说,新区成立之后,市北区陆续打造了辽宁路科技街、昌乐路文化街、敦化路家具一条街、婚纱一条街、延安三路建筑材料一条街等,对新市北进行全面规划。

消灭全市六成棚户区

王增元1984年开始工作时便在市南,1992年到了老市北区,1994年区划调整后,又成为新市北区的任区长。长期在市南区工作的王增元坦言,刚到市北区时,确实觉得市北和市南差别太大,市南区面积也大,风景也美,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那都是青岛当时的地标,在当时青岛人心目中,市南才是真正的市区,市南人才是地道的青岛人。而市北区面积庞大的棚户区,更是和市南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形成鲜明对比。“新的市北区成立后,做的一件很大的事情,就是消灭棚户区。”王增元说,合并前的台东区和市北区,人口密度青岛,棚户区的数量也是全市之首。台东区的棚户区数量占了全市的一半,再加上老市北区的棚户区,新市北区的棚户区数量就占到全市棚户区数量的六成。“像现在繁华的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原先周边多是棚户区,如果棚户区不改造,步行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棚户区改造在新区合并以后迅速推进,到1999年底就全部完成了。而改造的棚户区,除了就地安置的之外,主要是去了浮山后,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浮山后也发展起来了,真正实现了城区协调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划区域两翼齐飞

老工业基地寻求新发展,新都心、滨海新区让四方再腾飞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昔日的杭州路(资料图片)。

“1994年的区划调整把四方区的两个地方划走了,划给我们的是原崂山区的10个村和原沧口区的5个街道办。”回忆起1994年的区划调整,四方区十二届政协主席牛鲁平告诉记者,当时四方区的情况比较艰苦,但通过不屈不挠的工作,划进来的两部分如今也成了四方区发展最迅速的东西两翼——新都心和滨海新区。

1951年四方区正式建区

四方区的名字沿袭原有的“四方村”名字。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于同年9月设置了四沧区。1935年5月,青岛市政府重划市乡区域,分设了四方区、沧口区,同年9月,四方、沧口两区再次合并为四沧区。1951年四方区正式建区,辖区内共有11个街道办事处,区界为:东北一段至大山村以西,东南一段至东吴家村以东,南至海泊河,西至海滩,北至湖岛及大水清沟以南。

1954年7月3日,撤销浮山区,将该区三合乡的错埠岭划归四方区。1957年5月27日,崂山郊区浮山后乡的洪山坡划归四方区。1961年3月,青岛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沧口区李村河(以河北岸为界)以南地区划归四方区;该地的盐滩和水清沟同时并入四方区,1963年7月5日两地划归崂山县,1970年,又划归沧口区管辖。此时,全区面积22.4平方公里。而经过1994年的区划调整,四方区从16个街道慢慢地发展为7个街道93个社区。

水清沟街道77岁的居民卜振文告诉记者,现在的鞍山路立交桥和海泊桥附近,原来都是庄稼地和化工厂等,很多人都不愿意往那里走。而如今随着发展,山东路已经成为青岛的重要交通干道,鞍山路立交桥也成重要交通枢纽。卜振文说,这片区域在1994年区划的时候划给了市北区。“如果按照四方区从建区到现在的历史变迁来看,这里的变化给我留下来的印象很深刻。”

在1994年区划调整中,原崂山区和原沧口区的两个区域也划进了四方区。“以前四方机厂和纺织机械厂可都是青岛有名的好单位,当时我在青岛纺织机械厂工作,单位在水清沟分房子我们都不想要。”卜振文告诉记者,当时房子还是属于沧口区的,都是一片农村,如今回想起觉得当时的想法很是没有远见。

划来两个区域唱起主角

“当时四方区比较好的两个区域都划出去了,而划进四方区的的基本上都是农村。”牛鲁平告诉记者,四方区的区域面积由22.48平方公里增加至现在的34.5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也增加为5.83公里。在1994年区划调整之后,从原崂山区和原沧口区划进来的区域,如今一东一西成为四方区重点打造的东部新都心和西部滨海新区。

“保儿村和双山村等现在都已经完成了回迁改造,再也看不到以前的村庄模样了。”牛鲁平告诉记者,如今百年老村位于新都心规划内,已然华丽变身,随着新都心的建设发展,必然会成长为新的城市中心区。而从沧口区划进来的区域也和原四方区的区域融合在一起,打造起滨海新区。

工业和民俗成为亮点

“区政府曾经调整过三次,的时候在人民路,然后到重庆南路,再就是到鞍山二路。”四方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区划调整在无形中也让行政中心跟随着发生变化。

“如今的四方区正在工业转型期间,逐步转向服务业发展立区,但是在四方区建区初期,确实靠着工业不断发展。”提起四方区就不得不提起四方区的工业发展,尤其是纺织“上青天”和中国台蒸汽机车的制造。在民俗方面,有着500年历史的海云庵坐落在四方区海云街1号,而一年一度的糖球会也成为国内重要的民俗活动。

“二合一”助力西海岸

开发区黄岛区体制合一,推动区域发展驶上快车道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1990年的香江路上,仅有一栋高层建筑华林大厦(吕振西摄)。

黄岛,历经沧桑变化,如今发展成西海岸繁花似锦的经济中心城市。可以说,黄岛的变迁史承载了太多关于西海岸的梦想。作为见证者与亲历者,原青岛市发区工委(黄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开发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振西感慨万千。1989年,吕振西响应支援开发区建设的号召,来到开发区负责宣传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退休。12月2日,吕振西向记者讲述了黄岛区繁荣发展的整个历程。

两区合一开启黄岛发展

据黄岛史志记载,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在黄岛地域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具体位置为准备新建的胶县至古镇铁路线以东,烟崮墩以西,前湾港以南,唐岛湾以北。规划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吕振西介绍,当时是从黄岛区划出8平方公里,胶南县划出7平方公里,1986年3月成立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其实并不存在‘黄岛开发区’这一行政概念。”吕振西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合一。“两区合并扩大了开发区的面积,便于区域发展。也就是从那时起,黄岛区迅速发展起来。”1996年4月,胶南市20个村划归黄岛区。到2011年,黄岛区的面积已达338平方公里,人口逾50万。

大工地变成大商圈

“我是1989年响应建设开发区的号召来的,是开发区第126个机关工作人员。当时,开发区工委宣传部就我一个人,整个工委的工作人员也不到20人。”吕振西说,1989年,吕振西来到开发区时,印象就是这里是个“大工地”,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更没有高楼大厦。说话间,吕振西拿出他1990年在香江路拍摄的照片给记者看:“现在的香江路原来叫长江路。香江路方圆两平方公里是当时开发的区域,主要是引进项目。现在的长江路利群及附近在当时都是厂房。1985年在香江路上建的华林大厦是开发区栋高层,有22层。”

“现在的开发区有两大商圈,一个是香江路商圈,这也是开发区的商贸聚集区,另一个就是长江路商圈。”吕振西告诉记者,“如果拿青岛市区的商圈打比方,香江路商圈就像是台东商圈,而长江路商圈就好比是香港中路商圈。1997年,开发区管委斥巨资修复马濠运河遗址中段,并在运河东侧开建公园,长江路商圈的配套越来越完善。经过十年的发展,长江路商圈成为一个高档综合型商务中心。特别是在桥隧开通之后,开发区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西海岸有着更大的发展雄心。西海岸要建设高端商业商贸核心区,打造西海岸的“陆家嘴”,也将成为山东CRBD(城市休闲商务区)。国际航运中心项目也应运而生,项目建成后,将填补青岛大通关的空白,辐射山东半岛。

青岛港西移带来新发展

在青岛市的发展历程中,港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岛区在其中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徐伦成告诉记者,1973年建设的黄岛区油港码头是为了出口胜利油田的原油。而黄岛的油港就承担着出口原油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原油转为进口。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在黄岛建设了一家年产超过1000万吨的炼油厂,黄岛油港又承担起进口原油的职责。”徐伦成说。

为谋求更大的发展,2002年,青岛港开始实施外贸集装箱的整体西移,将港口重心转移到了西海岸的前湾港,奠定了前湾港区作为青岛港综合运输核心枢纽的骨干地位。“目前,前湾港已成为青岛主港,主要负责进出口煤炭、铁矿石,以及集装箱进出港。”徐伦成说。到2011年,前湾港年吞吐量已达3亿吨,1000多万标准箱。

未来的西海岸会是什么样?采访中,吕振西、徐伦成等人都充满期待……

 

当年“老十三”迎转机

胶南曾两次划归昌潍专区,区划调整成发展机遇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琅琊台下新农村(李章勇摄)。

胶南曾被称为“昌潍专区的老十三”,因为这里耕地稀少收入年年垫底。但经过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它实现了一次次的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青岛西海岸新的发展引擎。“我亲眼看到这个变化。这次黄岛胶南合并,正好是1994年区划调整的延续,这个延续会助力青岛在未来二三十年间的腾飞。”原胶南市发改委党组书记、琅琊徐福研究会《琅琊风》执行主编张国光如是说。

曾是昌潍专区“老十三”

说起胶南的历史,上溯数千年,最有名的当数秦始皇东临观海、徐福东渡求仙丹的故事,至今在琅琊台还有秦朝或更早的建筑砖墙所在。而“胶南”这个名字出现却是近代的事情,这要从胶南的解放说起。“在现在青岛所辖的区域里面,泊里算是解放的一个地方。”张国光说起胶南的历史如数家珍,作为地地道道的胶南人,又曾经见证了胶南这些年的发展,他感慨万千。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泊里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当年9月10日,山东省委决定在滨北地区恢复藏马县,县驻地为大村,泊里战役结束后移泊里;建立胶南县,治所地为王戈庄。两县隶属胶东区滨北专区。这也是胶南这个名字次出现,在此之前,历史上没有胶南县这个行政区划名称。

解放后,胶南先后两次划归昌潍专区管辖。1958年10月,胶南县划归青岛市管辖。1961年2月,胶南县重新划归昌潍地区。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胶南县重新划归青岛市管辖,原区域不变。

“计划经济时代以粮为纲,当时海岸线一文不值,胶南地非常少,因此也就成为很困难的地方。”张国光说,当时胶南被称为“昌潍地区的老十三”,因为胶南属于昌潍专区管辖的历史有13年左右,其中10年的收入是垫底的。这也是胶南发展最困难的一个时期。

重归青岛迎来新机遇

上世纪70年代,胶南迎来了一次发展时机。此时胶南刚刚重新划归青岛管辖,在这段时间里,胶南大修水利工程,现在胶南的水库、大坝、水渠大多是当时修筑的。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胶南历史上次尝到了丰收的甜头。除了农业,当地还大搞工业,建了大量的工厂,现在当地使用的纺织机械不少也是当时生产的。

“事实证明,当时胶南再次划入青岛是一次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果当时没有进行这项决策,就没有胶南、黄岛如今的发展。”张国光说。

这一时期发展非常快,直接跟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直接关系。特别是1986年、1987年,青岛酝酿西扩战略,解决了“青黄不接”的问题,先接通了轮渡,胶南、黄岛变成郊区市;1992年青岛开发西海岸的目标更大,开通了环胶州湾高速,胶南直接向青岛郊区市更靠近一步。

此后,青岛港西移,滨海大道、隧道、跨海大桥的开通,每一次跨越都是胶南的一次发展契机。张国光说,他见证了这些年胶南的腾飞,“我亲眼看到这个变化。这次黄岛胶南合并,正好是1994年区划调整的延续,这个延续会助力青岛在未来二三十年间的腾飞。”

1994年,区划大调整迎来青岛腾飞

原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辛悦伟,讲述当年三人绝密小组如何拿出区划调整方案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辛悦伟向记者展示当年的笔记。

青岛市在此之前经历了九次大的区划调整,其中影响深远的一次当数1994年,此次调整,让青岛的城区面积大大增加,直接带动了青岛东部城区的飞速发展。而这一切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记者寻找到参与当年区划调整的亲历者,讲述鲜为人知的幕后辛苦。饮水思源,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11月25日下午,记者在黄县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见到了今年76岁的辛悦伟,18年过去了,谈起当年那次影响青岛发展的区划大调整,他仍然历历在目。1994年,时任青岛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的辛悦伟跟另外两位同事,一起成立了一个绝密的小组,任务就是勘察测绘青岛当时区划,并拿出区划调整的详细方案来。

“老辛”是区划调整功臣

从档案馆中,记者找到了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只有很少的两页纸,却引发了青岛近20年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文件只有五大条内容,但几乎每一条如今读来都颇有深味,都影响了青岛一个区域的发展进程:“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设立城阳区”……

经多方联系,11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黄县路见到了此次区划调整的直接参与者——原青岛市民政局史志办主任辛悦伟。也正是这次参与区划调整,让辛悦伟被全市不少人认识,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辛”。

今年76岁的辛悦伟是测绘专业出身,从事地名工作就有20年时间,做事兢兢业业,这样的经历跟他后来承担起繁琐、艰巨的区划调整工作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退休多年,但辛悦伟的身体很好,心态也非常好,讲起当年的事情来还是充满激情和自豪感。

“机密”笔记本、手绘图

采访中,辛悦伟不断地拿出很多当年的资料来,通过这点点滴滴带着记者一起穿越,回到惊天动地的1994年。“你看这是我当年做的笔记,青岛所有的海岛、道路我这笔记里都有记录。这也是我平常工作的积累,市里到现在还在用我的这些材料呢。”辛悦伟的笔记本上都写着“机密”两个字,可见其当年工作的重要性。

这些笔记详细到让人叹为观止,青岛市的每一条道路都有记录,都是辛老一条条去实地现场勘测出来的;海岛都有经纬度、面积等基本情况统计,由北向南一个不落,还单独分出有人定居的岛屿,而且沿海礁石包括崂山蛤蟆石这么细小的也都登记在册;另外,有关青岛的规划、道路等方面的政府公告、批文,也都一则一则地抄录下来……

除了文字,还有他手绘的地图,一张缩小版的青岛市区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字小得如芝麻,“这就是1994年区划调整后的青岛地图缩小版,这个直接影印就是一份地图了。”还有他画在“青岛市地名委员会便签”上的一个个小区域的地图,甚至连洪山坡小区的道路都单独成张,这些都是当年区划调整工作的一部分。

区划限制发展,必须调

从这些珍贵的资料当中,能深切感受出当年为区划调整而进行前期调研、测绘的工作是多么繁琐,也能深刻体会到当时调整区划的精心准备和坚定信心。“那次区划调整,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有力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缔造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辛悦伟回忆起当年的工作满溢自豪之情。

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东部大开发和党政机关的东移,青岛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一幅大青岛的蓝图已经初现端倪。“每当青岛市要采取比较大的动作时,就会感觉到束手束脚,力不从心,其中原因之一就是9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过于狭窄,经济结构比较老化,像市北区和台东区这样的老城区已经没有发展腹地。”

辛悦伟一直珍藏着那次调整前的青岛地图,从这张地图上一目了然:市区狭长的一小块被大大的崂山区包围,发展空间的狭仄清晰可辨。辛悦伟说,当时台东区的面积仅有7.48平方公里,人口却达22万人;市北区面积为7.09平方公里,人口达18.5万人,两区都没有发展余地,很多区属企业不得不建在崂山、四方区域内,造成很多区属企业“名不副实”。

由于市区行政区划的限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规划的大青岛战略一直没法实施,这令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颇为着急,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调整行政区划已是势在必行。

秘密进行,家人都瞒着

调整,就要有人去做调研,做方案,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十分艰巨,但很难想象这项影响青岛当今甚至未来发展的这次大调整,是只有3人的秘密小组具体负责的。

据介绍,早在199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行政区划调整的事项,1993年,市民政局还组织专人到武汉考察区划调整工作,研究调整的可行性。1994年春节前,时任市民政局局长的宗德岱将辛悦伟和原民政处处长李自明、原民政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德森三人叫到办公室,说根据市委决定,要重新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让他们尽快拿出方案。

宗德岱还强调这项工作要秘密进行,不能影响正常工作。因为区划调整涉及到青岛市的区、镇、街道办事处各级行政建制,一时间冲击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做好保密工作是为了防止引起不安定因素。

为此,辛悦伟他们专门在龙口路一居民楼内租了一间屋子,平时几个人关起门来一心做这件工作,就连家人都瞒着。以前在市城建委搞测绘工作的他,既熟悉地理又精通绘制,地名要跟着区划做相应的调整,他这次的主要任务也就定为做区划界限勘测、绘制区划图和地名变更。

“家产”摸得一清二楚

那段时间辛悦伟忙碌得忘记了一切,那个春节都奔波在勘测区界、道路的路上。这种忘我的精神让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青岛市所有区界、道路的详细位置标注,调整之前各个行政区划的“家产”也都摸得一清二楚。

摸清底细就要做出调整方案。辛悦伟回忆说,当时一共形成了三个区划调整的方案,个方案“求稳”,将市北区与台东区合并成为新的市北区,这是部分市领导提出的“宁稳不乱”的方案;第二个是除合并台东区外,将原小白干路以北的区域划为新市北区;而第三个方案则是将整个台东区、四方区鞍山路以北的吴家村、错埠岭两个街道办事处和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3个行政村、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高科园的浮山后、埠西2个行政村建制划给新市北区。

对于这三个方案,当时上上下下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其中个方案,由于只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零敲碎打,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排除在外。第二个方案要将原小白干路从中间隔开,以南归市北,以北归四方,由于小白干路上的街道是纵深设置的,一条路穿越了四个街道的行政区划,如果打碎这四个街道的界限会增加许多实际的困难,会有很多人员、财务等方面分割的麻烦,因此违反了建制调整的原则,也最终放弃了。”

获国务院批复后长舒口气

因此市委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明确各区的界限。辛悦伟还透露,当时市委为扩大市区范围,曾酝酿将当时属于郊区的崂山区大麦岛村、王家麦岛村、徐家麦岛村合并设立大麦岛街道办事处,整体划归市南区,变为市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带,辛悦伟也曾多次跟随市委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勘察具体地界范围,但后来由于各种因素市委放弃了最终的想法。

不过,这次调整后,市南区仍然向东扩了很大一部分,成为当前青岛城区东部发展的主阵地,而这一块地方,当时都是城郊地带。“当时这些地方属于崂山区,各种关系处理起来麻烦,如何协调这些关系也需要智慧。我们就考虑出‘属地管理,异地办理’的方法。”他说,这种办法也就是原先崂山的村镇,划归市北后,地方由市北来规划,而如果需要用到哪块地,就到原先所属的崂山去办理,这样就省去了分家后交割带来的分配问题。

就这样,每个细小的调整都是他们一点点“抠”出来的方案,前前后后都要考虑诸多问题。他们工作作风严谨,至今有关部门使用的资料都是他们当时绘制的。

1994年2月28日,市政府正式向省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请示。

在辛悦伟那些保密的工作笔记本内,最后一页的内容上写着两行字:“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以国函号文批复山东省,同意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4月29日,省政府以鲁政函号文批复青岛市,同意调整市区行政区划。”

“当时批下来,我长舒了一口气。”他说,调整后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当年4月29日,宗德岱带着有关文件回到青岛,当天下午,市委就在纺织疗养院召开会议,向有关人员传达批复意见,重点研究了调整市区行政区划的落实工作,由时任市委副书记的胡延森负责,下设办公室,分立财政税收、区界勘察、组织人事等几个组。

为了避免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出现突击提拔干部等不良现象,俞正声还特别强烈了调整过程中的组织纪律。经过周密的安排,市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他带所有部门“分家”

之后一两个月内,熟悉所有调整规划的辛悦伟带着全市所有部门去“分家”,这也是很多部门都认识他的原因。“界划好了,但具体到哪条路哪个路段只有我们最清楚,我们就得约搭界的两个区领导班子来现场,看看自己‘分家’都分了啥。”他说,这一项工作也很繁琐,为了防止以后监管扯皮或出现空当,他必须给双方都指明新的区界如何划分,这对于新的政府管理辖区很关键。尤其是交警等部门,该管哪条路他也必须一一指明。

工作结束后,辛悦伟又回到了原先工作的岗位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在此次区划大调整几年后,辛悦伟也退休了。但是他跟同事们的努力,为青岛带来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

让大青岛梦想成真

根据调整方案,在市辖区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将台东区、市北区、四方区吴家村街道办事处和错埠岭街道办事处合并,加上崂山区中韩镇的一部分,设立新的市北区;将四方区往北扩大到李村河南岸;将沧口区剩余部分与李村镇合建为李沧区;将崂山区作大的调整: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四处乡镇组成新的崂山区,原崂山区北半部的8处乡镇组成城阳区,一部分合并到李沧区。调整后的区级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市内区域面积扩大到了110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40多万。

新行政区划调整后,以前的崂山区从郊区调整为市区,过去那种“宁要西部一张床,不要东部一套房”的传统观念被彻底打破,青岛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城市意识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巨变。

这一切为建设“大青岛”注入了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次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也为提出和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起了坚实的骨架。”当年区划调整方案参与者之一宗德岱如是肯定这次区划调整。

如今,辛悦伟还一如既往地喜欢读书看报。这次十八大召开后,他将报道十八大报告的报纸收藏起来了,还逐字逐句地研读了一番。回忆近20年前的那次区划调整,辛悦伟说现在已经到了不调整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新的调整适应更新的发展要求。“规划还是以老百姓为中心,时刻想着百姓的需求。”

 

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冷静——

有利于老城区复兴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鉴古观今,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变则通”,以往的不毛之地能“种出”千栋大厦、万两黄金,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变通之中,青岛拥有的是更美的城市,更安逸的生活。

    此次区划大调整,在专家眼里是一次果断的决策。经过上次调整后近20年,青岛需要再来一次“变”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形势。青岛要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已经抓住了一次很好的机遇。

    1992年,当冷静来到青岛时,市区山东路以东还全部是一片菜地。此后两年,国务院批复青岛行政区划调整,青岛东部区域迅速崛起。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冷静认为,青岛又站在了一个需要调整行政区划谋求发展的节点上。区划调整除了能整合资源外,还有利于保护和复兴老城区。“与之前的调整相比,当今青岛更有群众基础,有了1994年调整的成功经验,市民更明白调整行政区划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看国内大调整五六年前已开始

    “青岛上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在1994年,经过近20年发展是需要有个调整了。”冷静说,从来看,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大范围区划调整,主要工作是县改市,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基层的活力;而目前国内又经历着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范围从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而这次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经济服务。”

    这次调整,是从广州等地开始的,广州设南沙区、萝岗区,把以前一些小区合并成为了大区;2009年上海南汇区并入浦东;当年天津设立滨海新区,三区合并,滨海新区一下增加到了2200多平方公里,而新区按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划分为9个功能区来发展,这在来看都是先进的;去年,上海成立新的黄浦区;此外深圳、厦门都在调整。

    “从这些调整来看,行政区划必须为经济发展让路,它不仅仅是一种行政管理的方式。”冷静分析。

    区划调整服务国家战略

    在冷静看来,合理的行政区划有四大方面的作用。首先它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可以看出来,国内最近的这几次大的调整,都跟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加快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

    行政区划调整还起到了平衡区域发展的作用,调整后把区域发展的空间扩大了,使各个区域之间的规模区域平衡,突出各自的特点,避免恶性的同质化竞争。

    此外,通过区划调整,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比如两区合并,原来的两套班子变成了一套班子,各方面的运行成本都会降低。”

    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能够加快老城区的复兴。老城区要保护,如果只是限制在一个行政范围之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有空间了,势必会破坏以前的来做新的发展;而如果调整区划后增加了发展空间,则会在新城区重点进行经济建设,老城区自然就保护了起来。

    看青岛空间限制致优势资源浪费

    “以上提到的区划调整的意义,青岛都适用,并且是到了有必要进行调整的节点上,迫在眉睫。”冷静说,青岛城区区域失衡的情况比较严重,像崂山、城阳等区,面积有300平方公里以上,而当时的市南、市北、四方三区的面积加起来也只有100平方公里左右,并且市南、市北是全市端的聚集区,都在这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扎堆,十分拥挤,空间的限制已经严重导致优势资源的浪费。

    其次,目前青岛老城区的发展趋于饱和,尤其体现在了交通拥堵等问题上。“发展空间限制,就体现在见缝插针地建造高楼大厦上,重复建设都在一个很小的点上进行,非常局限。”

    而这个限制在老城区保护和发展上就更加突出。冷静说,青岛西部城区的老城区,每个区都在保护,但因为行政分割而各自为政,再就是每个区域在保护这些老城区的基础上再谋求发展的空间很低。“调整行政区划有利于保护老城区,合并后统一规划统一保护。”之前一次青岛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拿市南区来说,市南区除了老城区外还划出东部一片区域用于发展经济,减小老城区发展的压力,但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市南区东部一带也趋于饱和,所有的资源都已经满满当当了,没有地方建设,就会盯着老城区这块,又会对老城区的保护形成威胁。

    看前景有成功的先例做借鉴

    对此,冷静提到1994年的区域规划调整对青岛发展契机的带动非常大,尤其促进了青岛城区东部的开发,而这次成功的先例让青岛再次进行调整更有信心。冷静作为见证者,亲历了这一变化对青岛发展带来的影响。区划调整后,台东和东部商圈迅速崛起,几乎是同一时间。东部开始聚集高端人才,消费水平提高,需求变大,导致商业也不断加大。

    而台东在调整前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区,是个老城,发展空间非常小。通过区划调整,台东并入市北区,空间一下变大了,市北区也围绕台东发展起了数条特色商业街,并且都非常成功,台东商圈跟周围商业街的组团发展,形成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

    李沧商圈的发展也是一个例子。原先沧口和李村是分开的,合并后功能优化组合,城市的功能得到优化提升,李沧商圈发展起来,沧口也有自己的定位得到发展。

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隋映辉——

缓解南北发展差距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隋映辉

回顾包括青岛在内的各地区区划调整,我们不难看出,每次调整都能给本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此次行政区划大调整对青岛的发展意义何在?对此,12月2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隋映辉。他认为应该借着这次区划调整的“东风”,借着资源整合之机,把以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泡沫”给挤出来。

剖原因让“蓝色经济”战略落到实处

“其实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这次区划调整是青岛发展的一个动力,接下来肯定会有大的动作。‘蓝色经济’是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半岛发展战略,但是如果没有落地的政策,那么只是空谈战略毫无意义,而在我看来这次区划调整无疑就是‘蓝色经济’战略落地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此次区划大调整,隋映辉认为这是青岛经济发展的趋势使然,也是受近年来国家海洋战略实施,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的影响而做出的改变。

隋映辉告诉记者,在今年青岛市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此次行政区划大调整,也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推进的一个步骤,“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沿海经济区空间布局扩张,不仅意味着开发面积、投资范围和区域或城市发展规划落地,而且意味着该地域承担的国家战略探索使命进一步加重。”

谈意义整合资源协调各区市发展

“很明显,此次区划调整给青岛带来的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大青岛’格局的形成。其实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向着‘大青岛’的方向在调整着布局。比如黄岛区,一开始是开发区,后来与胶南成立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它的使命就是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为‘大青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如今黄岛区和胶南市正式合并为黄岛区,又让这种格局调整走向了深入,必定会推动青岛新一轮的发展。”

在隋映辉看来,“实现资源重组、整合,协调各区市发展”是此次区划调整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调整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人才整合和资产整合,从而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还优化了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了集聚、辐射功能,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谈到资源整合的作用,隋映辉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原因,青岛各区市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南部发达、北部落后的局面,造成了南北差距比较明显,但通过区划调整,资源有效整合,可以缓解这种不平衡。“以市北区和四方区的合并为例,相比四方区而言,市北的商业、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有发展很好的商业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资源,带动四方区的发展,比如将市北区的商圈扩大,或者在四方区开设连锁等,以此来带动四方区的发展。”

提建议挤出“泡沫”挖掘更多资源

既然区划调整对于岛城的未来发展能产生如此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次区划调整的契机呢?采访中,隋映辉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单纯地把两个区市合并为一个区市,那么这样的区划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应该借着这次区划调整的‘东风’,借着资源整合之机,把以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泡沫’给挤出来。”

隋映辉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组成部分,以区域发展、空间拓展推进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走势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往为了追求GDP,可能引进了一些垃圾项目,借着这次调整之机就要清理这些垃圾项目,打造更加合理的项目。举例来说,动车组制造是全球都在关注的产业,仅国内就有六七个城市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没有青岛条件好,因为我们有四方机车厂,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次调整打造轨道产业工业园,借助整合之机,挖掘更多的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曙光——

盘活齐鲁文化精髓

“咱对着地图来研究下青岛区划调整的历史,你就知道为何要进行这次区划调整了,1899年德国殖民者将胶澳租界内的新建市区命名为‘青岛’,这时候青岛开始显现雏形……”12月2日上午,谈到此次区划调整,有着多年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经历的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曙光,对着一份青岛地图,给记者讲起了此次区划调整的背景和可能产生的意义。

背景从“一点”走向“三点”

“从青岛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区划调整是一个阶段性的,动态的过程。”采访中刘曙光告诉记者,从历次区划调整来看,只有不断调整区划,才能不断释放青岛发展的能量,才能不断整合资源。

青岛建置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这近百年的发展中,基本就是“一点一线”模式的发展,主要在东部老城区,从栈桥这个点开始,沿着小港这一线的铁路,由点及线地发展,这就形成了典型的殖民时期港口城市发展的轨迹,而解放后由于处在海边前沿位置,受与海外相对隔离发展的影响,青岛逐渐由原来的重化工业城市转变为了轻纺工业城市,虽然后来有些电子企业发展起来了,但青岛作为现代化沿海都市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机遇。“其实从青岛建置到改革开放前的近百年发展中,青岛一直是按照‘一点一线’在发展,城市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观,城市发展格局相对固化。”

到了80年代,黄岛区的设立给青岛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以前黄岛还属于胶南县的“荒岛”,国务院批准在黄岛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了一个的“飞地”式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与主城区不相连,这在也不多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青岛由原来的“一点一线”发展,转向了“两点”的发展,也就是一主一辅,老青岛是主城区,西海岸是辅城。

刘曙光告诉记者,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战略的启动,青岛市于1994年对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区划为七区五市,这样以青岛核心区为中心,向东、北、西三个方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东移、北进、西跨”的城市空间展布格局,这也就形成了“三点”发展的局面,其中东面就是崂山区及其周边,西面则是西海岸,北面就是城阳区及其周边,自此青岛才真正开始了飞速发展。

意义打消经济发展壁垒

谈到此次规划调整刘曙光表示,历史上青岛经历了很多次区划调整,最近的一次是1994年,如果说1994年的区划调整是“急风暴雨”,那么这次区划调整只能算“中到大雨”。虽然幅度不是,但却对青岛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说一下黄岛区和胶南市的合并,这个其实酝酿了很久。2002年港口经济重心西移,远洋航线转移到了西海岸,加上临港产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整个西海岸逐步成为临港产业发展与布局的重心,吸引了很多欧美日等外资的关注。”谈起黄岛区和胶南市的合并,刘曙光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曙光告诉记者,随着外资入驻越来越多,原来黄岛区和胶南市的这种区划现状就成了扩大招商引资的壁垒,比如一个大的投资项目,看中了黄岛,但黄岛提供不出这么大的地方,只能在胶南和黄岛之间才有这么大的区域,这样大的项目就无法落地,两个区市很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机会成本提升。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这些相对独立的区域真正统一起来,所以青岛后来提出了西海岸经济区的概念,这是保留行政区划现状提出的虚拟经济区,但因为还是有行政界线,一些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如今黄岛区和胶南市正式合并为黄岛区,使得整个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出现了战略的转机,使得自2002年以来的重心西移有了一个支撑。黄岛区这个体量要比青岛老城区大很多,将来也会‘黄出于青,而胜于青’。”

盘活整个齐鲁文化

对于黄岛区和胶南市的合并,除了更好地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外,刘曙光还给记者展现了另外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局限在西海岸经济新区,放眼整个山东,这种影响是更大的。”谈到这个前景,刘曙光显得比较兴奋,“你看看西海岸的腹地是什么?胶州、高密、诸城、五莲,再往西往北走一直到孔子的故乡,这些腹地就像南方人杰地灵的苏州、无锡、绍兴等,是中国北方真正的人杰地灵之地,曾经涌现诸多才子、大家。这样的腹地具有丰厚的齐鲁文化,拥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未来黄岛发展好了,能够真正带动这个腹地发展,也就盘活了整个齐鲁文化的精髓。”

刘曙光认为,如果把青岛老城区作为中外文化不断结合的代表,属于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那么未来以西海岸发展带动的腹地发展,则具有深厚的‘本土优势’,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黄岛区之于青岛的意义则远不只是又一个新青岛的概念,所以胶州湾的发展要向美国旧金山湾发展看齐,而黄岛也应该做旧金山湾大陆一侧的奥克兰,发展成一个物流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和中心。

东部,庄稼地上起高楼

市民回忆市政府东迁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东海路上以前的烂海滩,如今是不夜城。本报记者王滨摄

区划调整,不只是地域上的合并变迁,百姓看重的更是其背后的分量。

每次区划调整,的受益者也都是百姓:小区环境漂亮了,房子大了,餐桌丰富了,钱挣得多了,孩子接受的教育更好了……

家住滨海花园的倪先生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身边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前是一片庄稼地的地方在数年间变成了青岛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商业的核心区域,汇聚着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扎堆矗立着一座座遮天蔽日的现代化写字楼商务楼,这里云集了星级酒店、奢华品牌专营店、公寓海景别墅……而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都缘于青岛市政府搬迁到东部。

22个月新政府大楼建成

“别看现在青岛东部这么繁华,20多年前这里都是庄稼地,连市政府都是建在菜地上的。”今年82岁的倪政家住五四广场西侧的滨海花园,他告诉记者,他之前工作于二疗,亲眼见证了青岛东部的崛起。

倪政说,青岛东部的发展首先是和几条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就是市区东西向主干道——香港路。据介绍,香港路的前身是修筑于德占时期的“湛山大路”,路段约等同于如今的香港西路,而后逐渐向东延伸至崂山流清河,此路便名为“湛流干路”,是青岛市区通往崂山南麓的主要道路,大致就是现在香港路的雏形,“是一条沙土路,而后经过不断拓宽改造,升级为沥青路,在当时算是青岛的道路之一。”

倪政说,在市政府迁移到东部来以前,现在的另一条东西干道东海路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路,只是一条坑坑洼洼很窄的泥土路,在上面骑自行车都很费劲,而且这两条道路两侧几乎都没有什么建筑物,一眼望过去全部是庄稼地、菜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既出于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的考量,也是借此机会给建设如火如荼的东部提气鼓劲,所以青岛市把湛流路划成三段并分别更名为香港西、中、东路,东部新城与东部商圈都是围绕着香港中路铺展开来的。之后,市政府东西侧的南京路和山东路也随之建成。

今年77岁的张勉富也是岛城的老居民,不过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市政府迁到东部来给市民带来的思想震撼。“新政府大楼22个月就建成了,在当时是惊人的速度。”张勉富说。

之后也果如市民预见的那样,在城市中心东迁的带动下,周边农村早已变成新城区、新的城市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形成了以香港路为中心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旅游景点,使青岛新市府、五四广场成为新青岛城市的标志。

东部开发让居民住上楼

“1996年我们刚搬到南通路的时候,周围哪有什么高楼呀,一眼就能看到海。”家住南通路的魏女士告诉记者,在最初市政府周边分布着几个比较大的村庄,比如湛山村、浮山所、辛家庄等,这些原本比较荒凉的城市东部地区居民都在东部开发中得到了实惠。

家住新贵都小区的王永则对住房变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说,自己从小就在浮山所长大,房子的变化最能体现社会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浮山所全村人都住在小平房里,很多人都是三代人挤在一起住,后来随着东部开发,上世纪90年代末,浮山所开始迎来旧村改造,密密麻麻的平房和旧楼房全部拆除,最终建成了现在的现代化小区,高楼林立。王永感叹说,“当时的老邻居们都住在高楼里了,大家聚在一块儿的时候就经常感慨,浮山所的菜地上怎么就冒出来这么多的高楼大厦!”

“现在海信广场、佳世客这些地方,以前都是些海滩,我们候都在那里捡蛤蜊洗海澡。”金门路街道60岁的居民袁淑芳是个老青岛人,在她的印象里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住的地方会发展成为青岛市著名的商圈。

“那个时候每到进了腊月门,爹娘就带着去买新衣服,那个时候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青岛人都涌向了中山路。”袁淑芳说,再看现在还没有出去逛街就已经为去哪里逛街而头疼了。

记者了解到,香港中路诞生后短短的15年间,进驻此地段的中外商企数量已至两位数,东部商圈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度成长并成熟起来。

文/记者杨洪星郝园园

台东,老商业区换新颜

这几年改造变化很大,商业更发达居住更舒适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新华里老楼院改造前后对照。记者刘雪莲

台东几乎伴随着青岛建置,走过了百年历程。台东人气旺,1994年合区前,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人,台东商业味浓,大大小小的店铺林立,让青岛人有空就想去逛逛……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台东的热闹背后,一些问题也急需解决,占全市一半的棚户区,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也让整个台东显得老旧,台东商业区热闹有余,而档次不足。

12月2日,记者以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为出发点,东南至云溪小区,北至新华里,一圈走下来,寻找见证台东变化的人。市北和台东合并近20年,台东的热闹没变,但台东的旧貌已经一丝丝地抹去,一个繁华而又适宜居住的新台东,呈现出来。

红火老店,有些小寂寞

2日上午,冬日的青岛还颇有些寒冷,但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却可以用人流如织来形容,从威海路一拐到步行街上,便是人头攒动的景象,吃的、穿的、用的,各种热闹。

走到步行街中段,进了千川百货的门,满目都是各种布料,摆在齐腰高的台子上,台子后面是热情的服务员。“你做件毛圈的衣服穿,好看。”走到一处兼做衣服的台子前,服务员老远就朝记者打招呼,台子上摆着呢子、羊绒等各种面料,台子后面的模特身上,则穿着做好的衣服,衣服款式整体看上去中规中矩,但也有一两件很有设计感。“你看好了的衣服,拿手机拍下来,我们这儿都能给做。”服务员说,大商场卖上千的衣服,在这儿做,几百块钱就行。

一位顾客来取做好的衣服,服务员像见到老熟人一般热情招呼,“我们这儿都是回头客多。”服务员告诉记者,千川百货原来是老二百,退回20多年去,那在青岛可是响当当的,当时,青岛叫得上名的百货店就那么几家,青岛老百姓要上二百购个物,那都是挺高档的事儿,在台东这边,二百也是家大店,那时台东三路这边热闹,但都是小店。

“20多年前,利群也就是台东三路入口处的一排小商店,但是1994年利群商厦起来了,后来,整个台东三路步行街也越来越繁华,我们这个店就越来越不起眼了。”服务员说,有挺长一段时间,来千川百货的人都挺少的,来的很多也都是中老年人,有时大家聊起天来,也会觉得有点儿伤感,但是也没办法,台东现在是个大商圈,而且现在东部商业也那么发达,只能接受现实。

台东老楼院,换了新模样

从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往北走,到长春路与和兴路交界处,再往和兴路上一走,左侧就是新华里小区。小区的楼房一眼看过去很新,刷得很漂亮,但是仔细看看,小门、小窗,却是典型的老房子。

“我可算是新华里土生土长的人。”64岁的孙景昌说,解放后,居民区都是小平房,1982年改造成楼房,楼房刚改造完的时候很好,但是住在这里的很多老人把住平房的习惯也延伸到住楼房,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小区已成脏乱差的代名词。

2003年开始,新华里大院开始改造,去年,又一轮的打造完成后,新华里彻底变了模样。“去年,市北区出了300多万元,所有地面都给铺上柏油了,广场也重新规划、铺上大理石了。”孙景昌记忆最深的是改造的刷房子,因为房子太老了,都要粉刷两次,先打一层底子,再用室外涂料刷。“原来有的墙都裂纹了,下雨天会往里渗水,现在刷完墙,房子里面也不潮湿了。”

“我们小区里停车都有专人管,原来不敢让孩子在小区里玩,除了路不平,也担心外来车辆不安全。”孙景昌指指小区洮南路的大门,大门外是洮南路小吃一条街,“原来这个门都是开着的,到中午吃饭的人多了,很多人开着车就进了小区,很不安全。”孙景昌说,现在小区里成立了协管会,小区里的人自己管理小区,管理员用的也是本小区的,门有人看了,每家的车停在什么位置也都有安排,现在小区秩序很好。

 

李村,“赶集”变逛商圈

区划调整带动李村商圈起飞,年营业额250亿上演商贸奇迹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区划调整前李村实力也是的商场崂山百货大楼,如今已焕然一新。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李村正如其名字一样,在市民眼中不过是一个村庄、集市,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1994年李沧区的成立给李村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李沧区成为市内面积的区,李村成为李沧区政府的驻地,原本土里土气的李村也顺势成为青岛现代商圈的典范,从仅有两三家商场变成数十家商业巨头云集的现代商圈,2011年商圈商业交易额达到250亿元,上演了岛城商贸奇迹。而市民嘴里喊的再不是“赶集去”,而是时髦地去逛商圈……

穿过马路能看到玉米地

“李村以前就是个村,李村大集可比李村有名多了。”今年62岁的宋建国是李沧区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李村在历史上的定位一直是乡区,直到1961年成立崂山县后,才渐渐有了县城的样子,尤其是在1987年崂山宾馆、工人文化宫、崂山体育场等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城区主要街道铺设了沥青路面之后。“当时对于李村的印象就是建筑都是灰暗的,不管是机关大楼还是民宅,无一不是庄严而又呆板的。”宋建国说。

“1994年对于李村来说,是个分水岭。”宋建国说,1994年的李村城区比如今要小很多,只是在李村公园附近有几栋比较高的建筑物,其他都是小矮屋,再往东都是农田,大体上穿过几条马路就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所以在马路上能看到马车也就不奇怪了。据介绍,当时李村商业设施少,理发、照相、洗澡都是难事,原李村广场(现维客广场)上的崂山浴池是市民解决冬天洗澡问题的去处,而崂山体育场更是市民常去锻炼和开运动会的地方,后来被拆除建成了利客来购物中心。

十大商场李村占了一半

谈起以前在李村购物的情况,今年46岁的李凤感慨颇多。她说,提起李村商圈的发展就不得不提李村大集。据介绍,李村商圈有李村大集,之后有了百货和第二百货两家大型商店,第二百货即后来的崂山百货,而百货后来改制为华隆集团之后倒闭。

“当时购物也没有别的选择,要么去赶集,要么去这两家商场。”李凤说,十几年前的李村商圈让人感觉相比中山路商圈档次低许多,就是一个“集村”,年轻爱时尚的姑娘,常常乘公交车辗转到中山路去逛街淘衣服。

随着1994年李沧区政府的成立,区政府的办公地点被选在了李村崂山人民会堂,这给李村商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4年8月,李沧区提出了“三产领先,商贸兴区”的发展战略,决定将李沧区建设成为青岛市第二个商业中心,这也确立了全区经济建设的方向。

“之后明显感受到李村的商业氛围逐渐浓厚,李村也长大了。”李凤回忆说。李沧区成立后,政府在商贸基础设施上大力投资,大商场一家接一家开门纳客,1995年崂山百货进行大规模扩建,建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场,同年12月北方国贸大厦建成开业,1999年经过改制的崂山商贸大厦公司(后改名为利客来购物中心)在李村商业向阳路建成2.5万平米的大型购物中心……在上世纪末,青岛十大商场中仅李村就占了五席。

家门口能买到国际

2000年之后,李凤更是明显感觉到李村商圈扩容的速度加快了,随着商场增多,人口增加,生活配套设施也遍地开花。当年连找个有情调的饭店都是难事,现在牛排店、咖啡馆比比皆是,三星级、四星级酒店也不断增多。随着商圈扩容,商场的档次也在不断升级,国际品牌直营店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国际品牌的产品。

“以前李村没有特别高的楼,现在新建的大楼动辄二三十层,发展速度真是不可想象。”宋建国看着如今高楼林立的李村感慨不已,他说李村商圈的繁荣与当时区政府选择在李村办公有很大关系,这显示了政府对这一地域的重视,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而李村商圈成熟后,2004年李沧区政府迁至更为宽敞的办公场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崂山,昔日村民成股东

    记者探访金家岭社区,区划调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2012年的金家岭社区。

青岛,区划调整,四方,胶南,市北,台东

 

    金家岭社区改造前的老照片。

    “宁要西部一张床,不要东部一套房。”这在一二十年前是不少青岛人的观点,如今看来显得有些可笑,因为现在如果能在崂山区买套房,是一种财富、身份的象征。崂山区中韩街道金家岭社区的居民借着1994年区划调整,在崂山区首批进行了旧村改造,家家户户告别破平房住上了楼房,他们还能入股当“股东”,年底有分红……沧海桑田,金家岭社区居民正朝着越来越好的生活迈进。

    从趴趴屋搬进新楼房

    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崂山区中韩街道的金岭新村。据介绍,这个社区是崂山区进行旧村改造的社区。“以前的村破破烂烂的,现在可好多了。”社区不少老年人坐在墙根处晒太阳,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他们都说生活是越来越好。

    据介绍,1994年崂山区政府从李村镇搬到中韩镇之后,给金岭新村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村就是在那个时候改造的。”今年73岁的马克森说,以前他们村全是趴趴屋,每次进屋门都得低下头。“那个时候我们家家生炉子,一到冬天就得买煤扛煤,自从住上楼房之后,家家户户通了暖气,再也不用跟煤打交道了。”马克森说,现在比以前干净多了。

    除了住房条件改善外,周边的交通也方便了。今年73岁的王文宗说,以前他们这儿就一趟公交车路过,就是从台东到香港路然后到沙子口,现在公交车多了不少,到哪去的都有,“再往北走还有汽车东站,出个远门也方便。”

    “以前不仅交通不方便,周边也比较荒凉,平时买个东西都得跑到李村,骑自行车得四十左右。”王文宗说,“现在就不一样了,你看看我们这周边,丽达、乐天玛特,都是大商场。”

    村民每年都能分到钱

    马会香已经82岁了,身体却很硬朗,每天早上吃完饭之后,就出来跟老朋友们一起晒个太阳,聊聊天。“我们小区里还有专门锻炼的地方,我有时候还去那看他们打扑克玩麻将。”马会香说。

    据了解,居民们之所以过得这么乐和,是因为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这现在是金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社区不管老的小的,每个人都有股份,每年都分钱。”王文宗称,以前他们村是以农业为主,种小麦、玉米、地瓜等,吃苦不说,还挣不到钱。旧村改造之后,周边的酒店、大商场占用的都是他们的地,现在社区都有股份,所以每年都能分红。“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人一年能分三千,后来分的钱不断增多,去年我们一个人分到了一万两千元。”王文宗说,不仅如此,每年的父亲节和母亲节,他们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领到一千块钱。文/记者韦丽丽图/崂山区档案局提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青岛官微

有料有房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